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安博体育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融合创新:听•见小康

2024-02-27 16:10:3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融合创新:听•见小康同期声:小康村成立之后,我们也在找发展机遇。这几年,村里新修了柏油马路、污水处理厂和小康公园,环境更美了。

  画面+同期声:前案村通过家庭农场、特色养殖等产业,带动村民就业致富,从过去的落后村、贫穷村,变成了现在远近闻名的先进村、富裕村。

  画面+同期声:我们现在物质生活是不愁了,精神生活也是非常富足,我们村民有个口号:幸福的日子要唱着过、跳着过。

  画面+同期声:我们有一句家训,就是“务睦宗亲,务和邻里”。我要把这个传统带到这个张镇家园来。

  画面+同期声:做这份事业挺好的,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我说我是护渔员,我保护长江,说出来都是铿锵有力,这是光荣的事情。

  我叫季金华,今年52岁,是常熟市东南街道小康村,也是土生土长的“小康人”。因为党的十六大提出来全面建设建设小康社会,我们起这个名字(小康村)也是为了圆村民的小康梦,让大家过上小康生活。

  我叫黄卫东,今年54岁,我是土生土长的洛社人。2013年,拆迁安置后,我成了张镇家园的一员。4年后,我又成为了张镇家园311号(楼)的楼道长。“务睦宗亲,务和邻里”,这句话呢是我们黄氏家训里一句,大家要融合在一个大家庭里。

  我叫王祥元,今年72岁。是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退休教师。几十年来,我们王家三代都做着一个安居梦。常州在住房建设方面,发展还是很快的。一个一个小区越建越漂亮,老百姓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我叫李芳,今年33岁。目前就职于江苏新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现任副总经理。自从我们这个小番茄上了央视,成为一个“网红小番茄”之后,天天与这些“小网红”相伴,我也算是它们的“小保姆”了。

  我叫马连龙,今年48岁。是九华村党总支,我见证了九华村从经济薄弱村到全国文明村。2015年整合了(整个)的资源,打造了九华产品乡村旅游园区,年创收收入400万元。

  我叫李坤宝,今年47岁,是“李箍桶”第六代传承人。我们扬州人每天都要吃的盐水鹅,离不开的盐水鹅,他就需要我的产品。扬州整个大市几乎90%的煮老鹅的木镇就是我家的。

  我叫李维月,今年49岁,是兴化市沙沟镇官河村党总支。我从2013年担任村支书到现在,已经有7年了。在这7年里,我带领官河村村民探索发展(了)荷藕套养小龙虾模式。

  我叫陆宝华,今年54岁。我原来是一个渔民,我现在是南通市通州区农林综合执法大队护渔员。自上岗以来,每天巡查通州的江面岸线公里以上,发现违法捕捞,违法钓鱼,第一时间拍照取证,报告上级。通过这个几个月的勤察,我们发现长江的鱼变多了,环境变美了。

  我叫朱立雄,今年51岁,是滨海县八巨镇前案村党总支。我们村从2013年开始流转土地,都目前共流转土地四千三百多亩,全部给大户种植稻麦苗圃,村有所有低(收入)农户全部脱贫。

  (希望)把前案村建成让城里人来了就不想走的美丽家园,带领全村父老乡亲携手迈向全面小康的美好明天。

  我叫万后宏,今年54岁。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经历了从湖里到岸上的过程,也见证了乡村教育的喜人变化。

  我叫李平,今年41岁,是江苏育美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同时我也是耿车镇农业产业园多肉电商直播的带头人。我们线上的每天的订单最起码也有四五百单,现在第一年的总收入应该在在两千多万这样。

  我是马庄村党委王侠,马庄村坚持党建引领,乡风润村,旅游富民,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开辟致富途径,大力发展乡村产业,高质量贯穿落实总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确定了文创,旅游,都市成交农业三个产业融合发展。

  今天我会通过直播,义务帮“唐宝宝”售卖手工皂,谢谢我们直播间每一个下单的朋友哦,我也会自费买200个手工皂送给直播间的朋友们。我叫王小乔,来自连云港市东海县,目前呢,我是一名三农领域的短视频创作者,也是一名公益主播。我经常拍摄三农短视频,让更多的人了解新农村生活。同时,也会通过公益直播,帮助真正有需要的人,和大家一起去传递正能量。

  Hello,Hello,欢迎进来,宝宝。我们今天直播开始啦。我就说“3、2、1,上链接”,大家就要赶紧抢喽!我叫李旭瑛,陕西人,来自柞水“秦岭天下”,今年29岁,是驻金米村的主播。通过直播的形式能更加直观地让广大网友粉丝了解柞水特产。

  我的小康心愿就是,每个人呢,都能凭着自己的努力获得理想的生活,幼有所养、老有所依,生活医疗有保障。

  好多了是吧?昨天晚上睡觉了没有啊?还好一点了是吧?我叫李强,今年40岁,是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医院副主任医师,呼吸科主任。2019年,我曾在青海省湟中县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医疗扶贫工作。

  我是范维维,今年40岁。2019年我辞去工作,创立扬州援疆优品商贸有限公司,目的是想把新疆更多的优质农产品带到江苏,让更多的人吃上新疆的美食。

  (希望)通过做好“新疆优质农产品搬运工”,同时努力宣传新疆,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疆,去新疆旅游。

  我叫袁良萍,今年40岁。我是一名从江苏来拉萨的援藏教师,通过这三次的援藏经历,我还是深切地感受到了国家对教育的大力支持。

  我希望我的学生们通过今天的努力,有机会走出、去放飞梦想,将来能够带着知识、带着技能、带着让家乡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这种愿景,回到家乡。

  我叫祁男,今年26岁,是江苏省张家港市善港村对口帮扶高峰村扶贫工作队产业致富组的组长,主要负责高峰村有机种植产业园的技术指导。产业致富,首先就是开辟实验地,发现美国金瓜,还有一些草莓、葡萄比较适合,(20)19年3月开始大规模种植果树还有坚果。通过扶贫,工人的工资半年可以达到1万元左右,干活比较多的,可以达到3万(元)到4万(元)。

  2013年,拆迁安置后,我成为张镇家园的一员。4年后,我又成为张镇家园311号楼的楼道长。“务睦乡亲 务和邻里”,这句话是我们黄氏家训里面的一句。大家要融合在一个大家庭里,这样一句家训。我作为一个楼道长,以黄氏家训为根本,来倡导新一代的精神文明。

  我们张镇家园的居民建了这么多的群,每到中午和晚上,这些吃货们都在晒好吃的菜,有肉酿面筋、清蒸白鱼、红烧肉,正是这些热闹的气氛,才有了回家的感觉。

  以前坐在这个办公室是坐不住的,全都是我们安置房小区里面的,来反映各种问题。现在,我能静下心来去统筹村里别的工作了。

  我母亲19岁(1931年)结婚嫁到王家,生活非常苦,吃都吃不饱。更不要说有自己的一所房子了,母亲有自己的梦,希望有自己的房子。

  我叫李芳,今年33岁。目前就职于江苏新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从2020年,我们这个小番茄上了央视,成为“网红小番茄”之后,我天天与这些“小网红”相伴,也算是它们的“小保姆”了。

  我们通过物联网技术和智能设施设备,将追溯技术实时影像化。消费者通过我们产品包装的二维码实时看到我们园区的各个影像。

  (在现代农业的助推下,“网红小番茄”的产量,是普通农户的5倍左右,“网红小番茄”背后,“黑科技”助力农民解决难题。科技+旅游”的发展模式,让现代农业的产业链进一步延长。)

  围绕科技富农,我们明年重点抓好高素质农民培训,(目标)培训8000人次以上。打造田间课堂,优选一批镇江农业示范基地,作为农民培训的现场教学点,在现有22家的基础上,明年增加15家。通过这些潜移默化的培训,让我们农民的农业技能得到提升,让他们的小康生活越来越好。

  像我老太爷的老太爷都叫“李箍桶”,一直传到我这里,我第六代了,也叫“李箍桶”。做圆的(桶),用木头做圆的泡脚桶什么的。

  (19)90年才有万元户的时候,我爸(19)87年就起楼房了,(起了)三间两层的小洋房,在我们整个乡都没有人起楼房。

  所以我们就转行开始做泡脚桶、锅盖,还有一个我们扬州人每天都要吃的盐水鹅、离不开的盐水鹅,它就需要我的产品。

  (李坤宝开始尝试产品转型,逐渐走出低迷、打开销路。目前,主打产品的年销售额达30万元左右。2014年6月,“李箍桶”的“圆木作”技艺获得“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对箍桶这门传统手艺可以采用“生产性”方式保护,也就是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将箍桶这门传统手艺等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产生经济效益,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助力群众小康生活的实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

  (在刚刚揭晓的第五届全国“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项目评选中,来自连云港东海县的“乡村小乔”荣获“正能量榜样”。)

  (帮唐氏综合征患者义卖手工皂,帮村里老人售卖手工小马扎,在疫情期间帮助花农销售百合花。“乡村小乔”常发挥自媒体力量发布正能量暖心事,并通过直播带货的形式扶贫助农,高效助力了乡村振兴发展。截至目前,“乡村小乔”全网粉丝突破630万,视频累积播放超10亿次。)

  (东海县双店镇作为中国著名花都,每年生产各类鲜切花超3亿支。得益于鲜切花电商产业,双店镇三铺村实现全面脱贫。“东海县三铺村鲜切花电商+互联网扶贫项目”还入选了国家级网络扶贫典型案例。)

  三铺村位于东海县双店镇西部,属于西部岗岭地区。我到三铺村后大力发展鲜切花产业。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我们已经流转土地2000多亩,新建温室大棚628栋。同时我们为了解决老百姓的销售渠道,我们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培育大批网红,鲜切花电商销售6500多万元。

  (通过鲜切花电商产业,三铺村摘掉了经济薄弱村的“帽子”。先后获得“连云港市电子商务示范村”、江苏省“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等多项荣誉。网络扶贫,硕果累累。党建引领的“互联网+公益”模式,更让公益成为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

  在连云港的小康路上,我们有一批优秀的网络扶贫队伍。2015年的4月份,我们批复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基层网络社会组织的党支部。然后在各个县区开始推广这种模式,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的网络扶贫工作扎实开展,卓有成效。在各个地方特别是一部分乡镇,形成了一些现象级的存在。我们也希望在未来前行的路上,在各种实践中,能够打造出更多的有真本事的、年轻的网红队伍。

  我当时是为了响应国家大的号召,支援西部。我是奔着医疗扶贫过去的,我觉得只要需要我就去。去了那边以后,才发现真的需要我们。那边是一个高海拔地区,海拔大概2700米。到那边以后我们进行医疗、临床诊治还有会诊,还有就是送医下乡。说实话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特别是当地比较有特色的毛病,特别是高原性的毛病,我们这个地方是没有的。

  我也带去了一些新的技术和理念。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其实医疗扶贫说到底更主要的还是“治未病”,让他不生病是最好的,还有就是提高当地人的健康的意识可能更加重要。如果有机会,我希望我还能再去,再去作一点贡献。

  (2019年,李强荣获青海省委、青海省人民政府授予的“青海省2018年度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是当时江苏唯一获奖的医生。)

  在海拔2700多米的高原,李强以及无数奋战在扶贫一线的医护人员,都在用行动践行着这份承诺。)

  (此番再度入疆有别于以往,他专注于“新疆优质农产品搬运工”。于是,范维维辞去工作,全身心投入“消费扶贫”。他先将农产品运到扬州,再销往全国各地。拥抱“直播电商”,帮助更多农牧民“消化”农产品。拥抱“直播电商”,帮更多农牧民“消化”农产品。)

  (八山一水一分田 贵州山水美如画。以山水闻名的贵州却长期被贴着“贫穷”的标签。东西部扶贫写作,在这里留下了江苏印记。)

  善港村帮扶高峰村工作队将江苏名优农产品带到了这里,产业扶贫促进村集体增收,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就业)

  (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扶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帮扶资金入股分红,成为残疾人脱贫致富奔小康新路径。)

  在江苏南部,有两个名叫“小康”的村落。10多年前,村镇合并引发“更名”热,位于苏州常熟和南通如东的这两个村子便有了“时髦”的新村名。

  季金华:我们小康村是由原来北滃村、珠泾村、南滃村、大滃村4个村子合并而成的,我以前是北滃村的。小康村是2005年4月成立的。

  季金华:我们也想了好多名字,比如说团结村、幸福村,但最后还是决定叫小康村。因为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起这个名字也是为了圆村民的小康梦,让大家伙儿过上小康生活。

  为了带领村民奔小康,季金华没少动脑筋。小康村北靠204国道,南依锡太一级公路,东邻苏嘉杭高速,西接常熟市区,地理位置优越。

  季金华:小康村成立之后,我们也在找发展机遇。后来想,(常熟市东南经济)开发区里有10万多人,他们要吃穿住行,我们村子距离开发区比较近,承接开发园区的资源、做好配套服务也是我们村的发展新商机。这几年,村里新修了柏油马路、污水处理厂和小康公园,环境就更美了。我们还兴建了4万多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及商业综合体,实现购物、餐饮、娱乐等“一条龙“服务,让大家感受到方便舒适。现在开发区有3万人(租)住在我们村子里。

  步行在小康村,城市化气息扑面而来。新型住宅小区功能完善,新建的小康公园环境优美,是大家的“网红打卡地”。

  2015年,常熟市东南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引进了包括丰田、三菱等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项目在内)的1000多个项目。为了让村民们适应新环境的工作,小康村联合企业搞了很多培训。

  季金华:刚当的时候,我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大家一年最多挣个几千块钱,离小康生活还有点距离。现在,家家户户都搬进了300多平米的小楼房,一年光租金收入就两三万,还能在家门口上班,我们的生活可不是小康了嘛!

  另一个小康村位于南通市如东县袁庄镇。它成立于2007年,张平是第一任村支书,今年是他在这个岗位上的第13个年头。

  张平:我们小康村由原来的小袁庄村、康庄村两个自然村合并组成的,两个村子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小康”。当时社会上都在说要奔小康,我们就起名叫了小康村,这也是大家伙儿的愿望,希望日子越过越好嘛!

  小康村初建时,村子的现实场景和美好愿景之间还有较大差距。为了尽快让村民富起来,小康村决定走“创业路”。

  张平:加工销售铝合金防盗门窗,编织工艺品,我们很多村民靠着这些产业富起来了。我们还牵线搭桥,让在外发展较好的人把村里的剩余劳力带出去。

  同时,村里还进一步盘活闲置农田。2016年,小康村经济合作社与如东县粮食购销公司岔河粮食储备库建立产业联盟,成为“如东大米”国家地理标识认证优质水稻种植基地。3年来,小康村流转土地3500亩,累计增加村集体收入50多万元,村民每年每亩还有1000元土地流转的固定收益。

  张平:2007年,村子刚刚合并(成立)的时候,全村只有2公里的水泥路,现在水泥路通到了家家户户的门口。90%的村民住上了漂亮的小楼房,半数以上村民买了小汽车。我们还建了健身房、图书室、卫生服务站等,每天吃过晚饭都有很多村民到广场上跳广场舞。

  小康村民奔小康,一个都不能掉队!全村87户低收入户,全部完成了草危房改造任务,安装了自来水。此外,小康村还提供了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方面的保障,为低收入群体筑牢返贫“后防线”。

  张平: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我们每人每年提供2000元左右的助学金。低收入人口容易因病返贫,我们为他们购买了重大疾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从医疗方面为他们兜底。

  江苏这两个“小康村”的发展历程,不仅体现了老百姓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更是一代人昂首阔步、足迹坚实的成长缩影。我们追忆、铭记、更期待,这个澎湃时代里有更多的小康传奇……

  8月27日清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张镇家园小区,311号楼楼道长黄卫东,提着前一晚准备好的糨糊,匆匆下楼。前段时间的连绵阴雨,让一楼门厅右侧原本紧贴墙壁的家训展板,翘了边儿。当家训展板被重新粘好,黄卫东才松了口气。

  黄卫东:我叫黄卫东,今年54岁,我是土生土长的洛社人。2013年,拆迁安置后,我成了张镇家园的一员。4年后,我又成为了张镇家园311号(楼)的楼道长。

  作为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最大的农民安置房小区,张镇家园承载了张镇桥村17个村(社区)百姓的拆迁安置,常住人口超过2.5万人。2013年,黄卫东离开自家的三层自建小楼,搬进了张镇家园五室两厅的大平层。

  黄卫东:有一种新鲜感,向往城市、高大上的那种感觉。当初进来小区的时候,感到挺兴奋的。我们住进了高楼,有电梯,很方便。老年人从上到下,电梯一摁,就下来了。周边的配套设施比原来都健全了好多。

  等过了搬家伊始的激动,黄卫东却渐渐发现,从各居其屋到同一屋檐下,人近了,心却远了,张镇家园缺了点“家”的感觉。

  黄卫东:刚搬进来的时候,邻里之间基本上不认识的,碰到了,连个招呼都不打的。连门对门的人我们都不认识,姓啥都不知道。以前在村上的时候,我们捧着个饭碗都可以到邻居(那里)吃饭。

  问题很快浮现。新小区处处有规划,这与先前村落里的生活方式大不相同。加之缺乏沟通,小到垃圾丢弃,大到汽车停放,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就能一下子点燃怨气,导致邻里关系紧张。

  黄卫东:2017年以前,好多邻居为了停车位的事情,闹起了矛盾。在老家的时候,都是停在自己的场地上面。现在有了规划以后,(由于)大家停车也没一个标准,为了车位的事情,也曾经发生过几次矛盾。

  2017年,张镇桥村村委结合“枫桥经验”,推出张镇家园“楼道微自治”工程。首批筛选出53名楼道长,黄卫东是其中一员。光是扫楼、采集72户人家的信息,就花了黄卫东足足2天时间。而这个一楼之“长”,工作强度不小、没有报酬甚至还要受窝囊气。家人不理解黄卫东为啥要去“吃力不讨好”,实际上,黄卫东有着自己的“小私心”。

  黄卫东:我也是一个有乡土情结的人。张镇桥村,有一个姓黄的大家族。它占据了整个张镇桥村46.5%的人口,现在全部搬进了张镇家园。我们有一句家训,就是“务睦宗亲,务和邻里”。我要把这个传统带到这个张镇家园来。

  家训,力量强大,润物无声。从古老的家训中,寻求楼道自治的新力量,成为黄卫东走马上任后抛出的第一招。

  黄卫东:我们这一栋楼安置过来的,有几个大姓。一个姓钱,一个姓黄,一个姓李,还有一个姓朱。我把他们的那些家风家规全部整理出来。然后,上墙。让传统的美德,能够得以在这栋楼里面延续。我们楼里的小孩老人,看到他们各自姓氏的家训家规,对自己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都说值得学习。

  邻里关系的舒缓还需线下活动的助力。为此,黄卫东想出了第二招,每逢佳节,黄卫东总会花心思策划一些活动,让爱常驻311号楼。

  黄卫东:今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还带了四十几名老人和几十名小孩,一起包粽子,来教育小孩,要有孝心。因为这些老人一般都是孤寡老人,还有残疾老人。

  黄卫东的第三招,是在楼道里年轻人的帮助下,建起“311号业主”微信群。在网络社交平台,邻居们的心逐渐贴近。2018年开张的这个小群,如今有63名群成员,每天都有聊不完的家常。

  黄卫东:每到晚上吃过晚饭以后,手机不停“嘀嘀嘀”地在响。打开一看,他们都在分享自己每一天的生活。比方说,有人做了一个什么菜,肉塞面筋啊,怎么做的,他们都会在里面分享、沟通、聊天。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正是靠这三种独门“武器”,让离散的人心又聚在了一起。从此,负责邻里纠纷调解的村委会办公室变得冷清起来。张镇桥村党总支谢玲对此感触颇深。

  谢玲:以前坐在这个办公室是坐不住的。第一天工作,前后一共接待了17个村民,全都是我们安置房小区里面的,来反映各种问题。现在,我能静下心来去统筹别的工作了。

  从建立之初的53人到今天的126人,现在,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张镇家园楼道长队伍也在日益壮大。通过“楼道微自治”打通基层毛细血管,激发居民自治活力,让这群社区“芝麻官”们,发挥出了大作用。“管好楼道,守好家园”,让百姓的小康生活变成了更幸福的模样。

  位于江苏常州市钟楼区的玉兰苑,毗邻白荡河,三面环水、绿树成荫,小区内遍植玉兰、桂花、腊梅等植物,环境十分优美。这里,被王祥元视为祖孙三代安居梦的圆梦福地。

  王祥元:我叫王祥元,今年72岁,是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退休教师。几十年来,我们王家三代都做着(同)一个安居梦。

  每每行走于高楼林立、绿荫环绕的玉兰苑小区,王祥元时常会想起过世多年的母亲,想起萦绕母亲一生的那个梦想。

  王祥元:我母亲19岁(1931年)嫁到王家,奶奶手头的钱不多,还有两个兄弟要用,生活非常苦,吃都吃不饱,更不要说能够有自己的一所房子了,(当时)就租了人家的房子居住。(但)母亲有自己的梦,(一直)希望有自己的房子。

  王祥元: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我们)一家人分了两处逃难。(父亲)兄弟三个跟着我奶奶逃到常州乡下的龙虎塘,母亲跟着我二舅,带着我哥哥逃难到淮南煤矿去了。

  回家(时)已经是1938年的春天,(之前)租的房子都已经被日本鬼子烧光了,就只能另外租了一家人家。父亲回来以后,一直没有固定工作,孩子又多,租的房子房钱比较高,没办法(又)搬到(常州)周家弄口跟中山路交叉的一个小披屋里居住。(新搬的)那个房子就更小了,只有十二三个平方米,住了五六个人,真是“蜗居”。

  在王祥元的记忆中,这样的境况一直持续到1967年。那一年春天,家里的住房条件终于有了一点改善。

  王祥元:居委会看我家一直挤在一个地方,刚好费家大院里建筑公司的仓库搬走,房子空出来了,就分给我们一间,有28个平方米,而且还有个阁楼。

  (后来)我哥哥考大学离开家,大姐、二姐、妹妹都结婚(也)离开了家,我1979年结婚的时候还是跟父母住在一起的。1981年学校分房子,我(也)搬到教工宿舍去居住。这样,房子还是比较宽敞一点了。

  在这处用仓库改造的“大通间”里,王祥元的兄弟姐妹相继考学离家或结婚,都各自有了自己的小家。而母亲,却在这处房子里一住就是34年。直到2001年周家弄地区改造,89岁高龄的她才搬离,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

  王祥元:周家弄拆迁拿到了一点拆迁补贴款,我们姊妹几个另外再出了一点钱,大概是9万多块钱。房子买下来,那就是自己的房子了!我记得,搬迁的时候,母亲真的很高兴,东看看西看看,乐得合不拢嘴,说“我的梦几十年来真的是实现了”。

  在王祥元看来,母亲对清潭新村五村的这处房子是喜欢的,但却不是心中所想的宜居之地。因此,母亲去世后的第二年,早已购房自住的王祥元又做出一个重要决定。

  王祥元:2003年(我)买了玉兰苑的新房,母亲生前希望居所前面有河、后面有竹林,现在我们的小区的确就是这样子的。母亲如果看到我们现在有这样好的房子,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我女儿(也)特别高兴,比原来的住房大了一倍,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当时借了一点,但我们还是努力把房子装修了。我自己还写了一篇文章《鸟语花香玉兰苑》,赞美我们的新居、赞美我们的小区、赞美我们的祖国。

  2010年,王祥元的女儿在同小区、同栋楼购买了一套208平方米的顶楼大平层,真正实现了与父母“一碗汤”的距离。说起这些年来自家住房条件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女儿王芳程感慨万千。

  王芳程:有记忆开始,我家住的平房其实看着(就)十分简陋,(我)和爸爸妈妈是住在一个屋子里的。(现在)住房面积越来越大,得益于大家收入越来越好,从当初只有几十到一百多,到后来能够买得起大房子,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

  从一家人“蜗居”在小披屋,到宽敞明亮的花园房……三代人的圆梦路,跨越了将近八十载!王家的安居故事,正是中国老百姓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缩影。而王祥元是亲历者,也是见证者。

  王祥元:常州在住房建设方面发展还是很快的,(上世纪)80年代,清潭新村、花园新村,当时作为全国样板房,好多地方都来参观,我还曾经带学生来参观花园新村和清潭新村。再到后来,常州的住房建设发展就更好了,一个个小区越建越漂亮,老百姓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越走越亮堂。

  安居梦,也是老百姓的小康梦。常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开发管理处处长蒋联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蒋联军: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根据老百姓的新需求提升居住的条件和水平,让老百姓生活的片区都是宜居的、美丽的。

  11月下旬,江苏省镇江新区新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号温室大棚里,足有手指般粗细的茎干上,挂着成串沉甸甸的小番茄。

  温度23.5°C,湿度77%……李芳站在中控室的环境监测系统屏幕前,时刻掌握着“番茄宝宝”生长环境的变化。此时,距离收获期已不到10天。

  李芳:我叫李芳,今年33岁。目前就职于江苏新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现任副总经理。自从我们这个小番茄上了央视,成为一个“网红小番茄”之后,天天与这些“小网红”相伴,我也算是它们的“小保姆”了

  百姓司空见惯的“圣女果”,如何成为“网红小番茄”?2019年下半年,新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了名为“爱吉茱莉”的番茄品种。不同于市面上常见的“千禧果”,“爱吉茱莉”可像葡萄一样成串生长,产量更高、品质更佳。

  李芳:我们的小番茄属于“内外兼修”。外在,我们采用的是一个悬挂式栽培,这样它360度就沐浴在阳光下。内在,我们这个口感,前调偏酸,后调偏甜,是一个我们“80后”回忆里,小时候的番茄的味道。

  李芳:椰糠作为基质,它是目前国外比较流行的一种无土栽培模式,具有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优点。它能从最根本上解决土壤连作障碍的问题。我们的小番茄,很大程度上就杜绝了土传病害。最重要的是,椰糠对环境没有污染。

  当果实的幼苗破土的那一刻起,良好的管理便显得更加重要。走进中控室,电子屏幕不停闪动,实时更新着各类检测数据,让人目不暇接。很难想到,小番茄背后还有这样的高科技。

  李芳:整个智能温室内部,含有一个自动化的环境控制系统,随时监测棚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根据植物生长状态,进行一个养分和水分的供给。

  今年,我们小番茄的种植面积大概在2500平方米左右。它成熟后,果子的形状就有点像小灯笼,挂满了整个大棚。与普通农户(的栽培)相比,产量应该是他们的5倍左右。按照我们市场定位的价格7元每斤,能够达到年产值75万元左右。

  小番茄的成熟,并不意味着结束。每一株售出的小番茄都有一张“身份证”。消费者只需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了解到,手中这颗小红果,从诞生到成熟的全部过程。

  李芳:产品的追溯也是食品安全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我们现在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和智能设施设备,将追溯技术实时“影像化”。消费者通过我们产品包装的二维码,可以实时看到我们园区的各个影像。只要打开手机APP(扫一扫二维码),就能看到我们生产的全过程。

  离开了土壤也能种番茄,且产量翻倍!小番茄引起央视等媒体关注后,消息更像长了翅膀,在镇江老果农们之间传开,取经者们纷至沓来。而当初,无土栽培模式种植的新型小番茄曾备受质疑。

  李芳:园区有个老果农苏师傅,他在很久之前就问过我了,你们投资这么多,能长出来吗?自从我们小番茄走红以后,他又忍不住,想来看看。看完之后,他就很感叹,我们的小番茄真的是不一样的。

  从过去“田埂地头都是土,下田干活两脚泥”,到现在科技装备“武装”农田,农业的飞速发展,背后的技术力量,不容小觑。今年6月,“网红小番茄”身上的“黑科技”有了用武之地。

  李芳:今年6月,连着下了好几天的雨。空气里的湿度比较大。园区南边,近10户普通大棚的果农纷纷遇到番茄开裂的问题。我们立即邀请受灾农户到智能温室里来,告诉他们如何运用水肥一体化的技术,规避开裂果的风险。按照预期,再遇梅雨季,果农的裂果率可以从40%降到25%,每亩增产400元左右。

  除了直接解决农业难题,小番茄亦可给周边农户带来间接助益。“科技+旅游”的发展模式,让现代农业的产业链进一步延长,果农们的小康之路越走越宽。

  李芳:接下来的几年里,我们将以“网红小番茄”为IP,打造小番茄亲子乐园。家庭都可以集体来我们的大棚里采摘番茄,享受娱乐项目。我们的名气打出去了,才能吸引更多外地游客来到镇江新区,周边农户自营的农家乐、农家菜馆的生意也会红火起来。

  农业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新型小番茄成功种植后,新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邀请扬州大学植物保护专业的教授,设办经验分享讲坛。目前已办了5期,园区40户果农齐齐到场。

  李芳:理论课讲解的就是一个无土栽培的技术,打破了他们(果农)“没有土地就种植不出来果子”的成见。实操课上,老师会详细地讲解如何修枝打叶。

  6年间,像“网红小番茄”产业园一样的镇江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而最让镇江市农业农村局科教处处长刘常珍期待的是,在现代农业的语境下,这类“新农民”能够不断涌现。

  刘常珍:为打通农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今年9月,镇江从江苏大学、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机构遴选了220名农技专家,组建了镇江市亚夫科技服务团。另一方面,我们也在各个经营主体基地,建立了106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围绕科技富农,我们明年重点抓好高素质农民培训,(目标)培训8000人次以上。创新我们的培训方式,优选一批我们的“田秀才”、“土专家”,还有优秀的农民,纳入到我们的市级农民培训讲师团。三是打造田间课堂,优选一批镇江市优秀科技示范基地,作为农民培训的现场教学点,在现有22家的基础上,明年新增15家。通过这些潜移默化的培训,让我们农民的农业技能得到提升,让他们的小康生活越来越好。

  马连龙:九华村,村居民。立规章,树德行。旧传统,赋新意。三字经,需牢记……我叫马连龙,今年48岁。是九华村党总支,我见证了九华村从经济薄弱村到全国文明村。

  前有驷马河,后依赭洛山。在南京市浦口区西南角,坐落着一座恬淡静谧的“全国文明村”——九华村。采茶时节,还未进村,春茶的气息就萦绕在鼻前,氤氲在空气里经久不散。

  茶在山中,路在林中。小楼林立,鸡犬相闻。村后山头,人们头戴斗笠,双手在茶树间翻飞,不一会儿就装满一箩筐。就在5年前,靠着盘活“茶经济”,九华村摘去了“南京市级经济薄弱村”的帽子。

  马连龙:我们村庄坐落的位置是在山洼子里面,当时很贫困。老百姓出行,在基础设施的投入上面也没有资金。到集市上去,都要走泥泞的道路。最偏远的自然组,离我们市集中心有4到5公里路。

  马连龙:2015年,整合了资源打造了“九华茶坊”乡村旅游园区,为游客提供有机茶园观光体验、特供优质农产品采摘、垂钓等多项服务,每年可接待游客1.5万人次,年创(旅游)收入400万(元)。

  泥泞小道摇身变为平整水泥路,家家户户住上大房子,除了做好茶文章,还给游客提供红酒品鉴、有机农产品采摘、民宿、有氧运动、滑翔伞等。乡村还是那个乡村,却早已焕发出勃勃生机。不过,在“富口袋”之后,如何“富脑袋”又成了一个摆在马连龙面前的新问题。

  马连龙:家里办喜庆的事情,宴席上面的垃圾到处乱扔。一些基础设施也(被)破坏,比如说路灯。可能老百姓的思想上面根本就没有认识到“九华是我的家园”。

  如何有序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如何培养乡民们的“家园意识”?马连龙想到了让“小家”带“大家”,用“美丽庭院”扮靓乡间。在九华村,每半年会举行一次“星级文明户”的评选,以“孝”入手,评选要求极为严苛。历经重重筛选,600多户村民中只有2户人家可以被评为“星级文明户”,竞争可谓是非常激烈。

  马连龙:就环境而言,门前三包不达到要求,就没有资格参加评选。你想评星级文明户,媳妇跟老婆婆、老公公吵啊闹的,家庭不和,你没有资格进行评比。

  最后表彰的时候,在全村大舞台上面,大家都能看见你。这是荣誉的问题。他有上进心了,不是很好吗?

  评比活动举行后,很多村识到自己有不文明行为,整个村庄形成了文明建设“你追我赶”的局面。今年78岁的杨瑞发老人,是土生土长的九华人。眼看着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变身“全国文明村”,他感到非常自豪。

  杨瑞发:我们家2016年(被)评为模范户。为了(有个)美丽庭院,我们家外面种了小花。鸡,我们自己圈养起来了。

  现在,九华村的道路旁、公交车站台边,都有手绘的《九华村村规民约》。村民文明素养跟上脚步,学风建设也不能落下。马连龙发现,九华的学习氛围不浓。

  马连龙:孩子回来以后,在家里面是蹲不住的。喜欢爬树,(在)田埂上面乱跑,有的在池塘边玩水。吃的一些垃圾袋子、纸到处都扔。

  好学风,离不开书本的滋养。2015年,九华村修建农家书屋。80个座椅、4000册图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安静的学习空间。

  马连龙:现在放学回家,他(们)直接到我们的书屋里面来了。而且,这些小孩学会了“静”。这个时候是采茶高峰,帮着父母亲搞茶叶。平时的话,早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王姊涵:星期天的时候,我会过来看看书,这里面的书种类也多。有我喜欢的手工书,我也经常看一看,学一学。

  书屋热闹了,专门负责调节邻里纠纷的民情收发室倒有些冷清了。工作人员打趣说,经常一连好几天都没人上门,倒有些“小失落”呢!

  马连龙:(这种)“失落感”说明我们整个民风、老百姓的素质,一起转变、提升了!不是很好的事情吗?

  乡村振兴,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在一起奔小康的路上,村民们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从过去的“让我文明”变成了主动参与、主动践行的“我要文明”。从人居环境整治,到乡风文明建设,九华村也实现了“颜值”与“气质”的同步提升。

  从扬州市区驱车半个多小时,就可到达邗江区杨寿镇箍桶匠人李坤宝的家。金秋十月,院后稻田内稻穗低垂,门前鸡鸭“闲庭信步”,而李坤宝在院内忙着做木锅盖,一幅闲适的田园画卷铺陈展开。

  30多年来,李坤宝制作的箍桶物件数不胜数,销往全国各地。不用胶水不用铁钉,李坤宝家的“圆木作”绝活成了当地的一块活招牌。

  箍桶,就是用竹篾或铁铜等做成圆形的“箍”,将圆木桶箍起来,使桶片之间紧固而不渗水。而李家跟箍桶手艺打交道已百年之久。

  李坤宝:我老太爷的老太爷都叫“李箍桶”,一直传到我这里,我第六代了,也叫我“李箍桶”。做圆的(桶),用木头做圆的泡脚桶什么的。

  “圆木作”是箍桶这门手艺的关键所在。在那个没有不锈钢、塑料、铝制品等现代材质的年代,老百姓生活中最常用的就是结实耐用的木质用品。“洗澡桶、脚盆、马桶”更是南方地区婚礼必备的三件套,扬州人家家户户都离不开“李箍桶”。

  李坤宝:当时我上小学的时候,像我爸他们手艺好,做出来的产品质量好,所以说周边乡镇方圆几十公里的抢着来我家订这个货,一般的是忙得做不完,急死了。我爸正常是起早带晚,正常夜里到十一二点要加班,都做不出来,要的人特别多。

  李坤宝:(19)90年才有万元户的时候,我爸(19)87年就起楼房了,起了三间两层的小洋房,在我们整个乡都没有人起楼房的。我们小的时候有录音机、彩电,看电视都几十个人到我家来看。

  箍桶匠的活计制作包含下料出粗、刨斜边、拼板上箍、铲沟槽上底、打磨出细等几十道工序。“李箍桶”制作的木桶经久耐用,能用几十年不漏水。这与一代代李家人从小勤学苦练分不开。

  李坤宝:我们小时候放学回来,就看到我爸当时吃饭的时间都没有,然后我就帮着他做锅盖刨光,每天要做二到三副锅盖的刨光,做完然后才去上学。我渐渐地也把这个手艺慢慢地学(习),到初中的时候已经几乎全部学会了。

  李坤宝:(二零)零几年就开始不忙了。(因为)挨家挨户结婚全用塑料制品了。我们这个产品就开始退化了。

  巨大的变化让父亲很不适应,感觉像“失业了一样”。好在家里有其他小买卖的支撑,李坤宝一家经济上受到的影响并不太大。

  都说天无绝人之路,不久李坤宝便寻觅到新的商机。经济的快速发展刺激了老百姓对美食等美好生活的追求,从2010年开始,扬州人卤老鹅用的木镇需求量暴增了10倍。而扬州人“晚上水包皮”的惬意生活,也让木质泡脚盆成了一种传统的新流行。

  李坤宝:我们就转行开始做泡脚桶、锅盖,还有个我们扬州人每天都要吃的盐水鹅、离不开的盐水鹅,它就需要我的产品。所以(扬州人)用“木镇”卤老鹅,扬州估计有几千家(店家),每个乡镇都有几十家卤老鹅。所以我们拿木镇子开始代替我们以前的产品了。扬州整个大市几乎90%的煮老鹅的木镇就是我家的。

  所谓木镇,是一种盖在大煮锅上的无底圆木桶。杉木做的木镇不会烫伤人,不用胶水不打钉子,卤出的老鹅绿色无污染,还自带原木的清香。不仅当地的商家都认准了“李箍桶”,产品还远销到安徽等地。近年来,李坤宝开始尝试在微信朋友圈营销泡脚桶,来自广东等地的订单也逐年上升。

  目前,李家以传统箍桶手艺支撑的几个主打产品,年销售额在30万元左右。订单不少,但李坤宝却不敢贸然接下,这成了他小康路上“幸福的烦恼”。

  李坤宝:现在市场上泡脚桶的需求量特别大。说实话,我们这个是纯手工制作的,所以说一般的大单子还不敢接。一天你只能做两个三个,所以说你接了200个300个,人家等着要,我们也很难做。要想把它做大,除非机械化,纯手工的你肯定做不了。

  2014年,“李箍桶”的“圆木作”技艺获得“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在当地文化部门的帮助下,李坤宝也在杨寿镇老街上有了自己的挂牌工作室。但除了日渐年迈的老师傅们,放眼整个江苏省,像李坤宝这个年龄段的箍桶匠已找不出几人。

  李坤宝:我也马上快50岁了,也想后继有人。手艺也不错,收入也不错,就是现在小孩都不愿意学这个东西了。

  “非遗”承载着民族共同的记忆,也是传统文化之根。全面小康道路上,如何更好地让“非遗”同行?对此,杨寿镇妇联主席方正华如此阐述。

  方正华:对箍桶这门传统手艺可以采用“生产性”方式保护,也就是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将箍桶这门传统手艺等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

  李维月:我叫李维月,今年49岁,是兴化市沙沟镇官河村党总支。我从2013年担任村支书到现在,已经有7年了。在这7年里,我带领官河村村民探索发展(了)荷藕套养小龙虾模式。

  官河村地处江苏兴化、盐都、宝应三地的交界处,由官庄、乔家、严舍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耕地面积2500亩,水域面积8000亩。水资源充沛,芦苇茂盛,极适合荷藕生长。

  李维月:我本来是种植荷藕的!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藕田里面有龙虾生存,(由此发现)荷藕可以套养小龙虾!因为夏天藕田下面的气(水)温是相对低的,龙虾就喜欢这样,气(水)温高,龙虾容易缺氧(致死)。经过尝试,这种模式成功了,这样我就大面积开始荷藕套养小龙虾。

  李维月:以前,村里主要就是单一的养鱼或是种植荷藕。养鱼,投入大、风险高,有时还亏本。而单一的种植荷藕,经济效益又不高,赚钱赚得很少。荷藕套养小龙虾的模式,投入小,基本上没有什么风险,一亩田能赚到三四千块,而单种荷藕一亩只有千把块钱。

  李维月:我从2009年开始尝试荷藕套养小龙虾,2011年在我们村干部以及亲戚朋友那里进行推广。到2013年我当村支书之后,才(开始在)全村推广荷藕套养小龙虾。

  我首先让村干部先带头尝试套养小龙虾,村干部带头了,老百姓就一起跟着,(套养的)规模越来越大,而且整个沙沟镇还形成了产业链。

  以前是我自己养的,600亩,扩大到村里(后)有4000多亩。2015年央视(第)七频道对我们进行报道后,进行了全镇推广,我估计(虾藕套养面积)最起码(有)五六万亩。现在荷藕套养小龙虾全国都有。

  李维月:从前年(起),我们入驻了“小6水产网”平台,除了以前的农民经纪人销售的模式,我们又通过网上销售。从两年的运作(营)情况来看,业绩逐步提高。

  2013年以来,村民的收入从荷藕套养小龙虾这一项,现在每亩可以提高到3000多元,农民的收入翻了一倍,村集体收入以前只有400多万,现在有800多万了,也翻了一倍。

  李德宣:去年,藕田套(养)小龙虾是50亩,今年一开始弄了100亩。前几年有了收益,现在要扩大面积嘛,多一点收入。年收入,(加起来)总共20多万吧。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心情肯定好。

  掌握了丰富的种养经验后,李维月通过联合镇水产站,把“养殖技术业余培训班”直接办到村里,将荷藕套养小龙虾的经验传授给农户,尤其是部分贫困户,让他们尽快甩掉贫困帽子。

  李维月:我通过荷藕套养小龙虾(这种模式)让自己先富起来,然后是带动村干部、带动老百姓一起富起来。我们村在2016年有贫困户60户(共)121人,在2019年(已)全部脱贫。在这过程中,我们实行了每人包干,每个(困难户)都有党员干部包干。先富起来的,就帮助那个没有富的。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落下。

  李维月:村集体收入增加后,我们新建了荷藕套养小龙虾产业园、文化游园、生态停车场、青砖巷等等(一系列工程),村容村貌有了大的提高。培植文化元素,宣传我们村的家训祖训,丰富老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老百姓不再像以前那样有时间(就是)打麻将,业余文化生活也丰富多彩了。

  (现在)村民的生活条件好了,在城里也买了房子,村容村貌有了大的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有了大的飞跃。

  村容村貌改善了,昔日的猪圈、露地粪坑、低塌房再也看不见了。2017年10月,官河村被列为兴化市首批田园乡村。2019年初,又被列为泰州市特色田园乡村。不仅如此,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纷纷回归,荷藕套养小龙虾让官河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李维月:这几年,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看见荷藕套养小龙虾这个产业已经形成规模,有一部分人已经回来了,从事荷藕套养小龙虾这个行业。年轻人把外面一些好的经验带回来了,加强了我们村的活力,我对我们村(以后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我的想法就是把我们村荷藕套养小龙虾产业做大、做强。官河村,按照规划设计要求,达到泰州市特色田园乡村(基础上),再向上面更上一个层次,申报省级田园乡村,把我们的旅游业搞起来,打造“民宿+餐饮+产业园”的乡村特色旅游模式,使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把官河村的品牌打出去,(牌子)要叫(擦)得更亮。

  李维月:我的小康心愿是,希望官河村的村庄环境再美一点,老百姓的口袋再鼓一点,乡村旅游再红火一点。

  昔日捕鱼人,今成护渔员。这一次的“华丽转身”,让史洪伟、陆宝华、沈坚坚三人在长江南通段,成了远近皆知的名人。

  伴随着柴油发动机的轰鸣,三位别着红袖章的黑脸汉子站在船上,昂首挺胸,腰杆儿笔直,眼睛如鹰隼般盯着江面、江岸反复巡查。同样是坐船出行,依旧在同一片江面行驶,但不一样的船只番号却表明了他们的新身份——“中国渔政32130-1”。

  史洪伟:我叫史洪伟,今年51岁,在渔船上长大,是个捕了30多年鱼的老渔民。今年4月10号,我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南通市通州区农林综合执法大队护渔队队长。

  谈起自己的新工作,史师傅忍不住打开话匣子。为保护生态环境,长江南通段今年起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通州区111条渔船拆解,156名渔民退捕上岸。经过公开选拔、招聘,他和陆宝华、沈坚坚三位渔民成为护渔员,4月10日起正式上岗。

  史洪伟:我们24小时手机是开(着)的,日常巡逻就是从大李港出发到碾坨港,也可以到九圩港,一个行程下来4个多小时。我们要看到违法捕捞的,一是劝离,二是拍照取证。

  捕鱼将近30年,风里来、雨里去便是这位壮硕的渔家汉子的日常。这几天,老史把用了很多年的微信名改了:之前叫“江上鱼者”,现在叫“巡江人”。用他的话说,这么多年都是靠着大江的馈赠过活,现在到了该他为长江做点儿什么的时候了。

  史洪伟:在长江里,什么地方有什么鱼,我们在这20多年了,这点是懂的。之前捕鱼的话一年五六万的收入,我们说的是纯利润。我做了护渔员以后一个月收入是3600元,工作压力要小得多,劳动强度也没那么大了。这个也还算好的选择。

  陆宝华比史洪伟大4岁,是护渔队里的老大哥。去年底,他和史洪伟一样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拆解了陪伴自己半辈子的渔船,第一个报名当长江护渔员。令他意外的是,长江护渔员的岗位不但紧俏,要求也挺高。

  陆宝华:在(通州区登记的)111条渔船的渔民里选,要有驾驶证,还要55周岁以下,还要熟悉长江潮水,还要会玩智能手机,要求挺高的。

  长江的渔业资源逐年急剧减少,每个食之饮之的渔民都有切身体会。让陆宝华感触最深的就是曾经随处可见、现在却被炒成天价的长江刀鱼。

  陆宝华:我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小李港口(撒)一点网就能搞个几百斤,那时一两毛钱一斤。然后,(刀鱼)一年比一年少。保护好了自己也沾一点光,子孙后代也沾一点光嘛。对国家来说,对环保也是作一点贡献嘛。

  护渔队负责巡查的水域在南通市通州区境内的开沙岛附近。作为长江溯江而上江苏段的第一岛,这里曾有111条渔船聚集,占南通全市渔船数量的六成之多。退捕政策施行后,百船归港的景象不再。偌大的江面,就只剩“中国渔政32130-1”在江中游弋。

  沈坚坚:我家就住在长江边上,从小我就跟父辈他们一起捕鱼,18岁的时候我就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条渔船。我们一直在这长大,长江养育了我们。护渔员虽然钱不多,但是一份正能量的工作,自己想来尽这一份心。做这份事业挺好的,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我说我是护渔员,我保护长江,说出来都是铿锵有力,这是光荣的事情。

  从前,长江是渔民们的宝藏。他们日复一日地在江水里获取资源、繁衍生息。如今,渔民变身护渔员,成了长江的“铠甲”。有了他们的坚守,与我们休戚与共的母亲河就有人守护着。

  朱立雄:我叫朱立雄,今年51岁,是滨海县八巨镇前案村党总支。我见证了前案村老百姓从贫困(走)向小康生活(的)全过程。

  从盐城市滨海县八巨镇镇中心出发,一路向东,沿悠长的乡间小道行驶约三四公里,穿过一苗木林,藏于绿色之中的前案村,便犹如水墨画般映入眼帘:百姓集中居住,学校、敬老院一应俱全,广场上村民有说有笑……然而就在10年前,这里还是远近闻名的“穷壳村”。

  朱立雄:前案村(当时)是最穷的一个村,(村里)没有一条好路,都是泥巴路,我在外面挣钱了,买一双水鞋穿在脚上才跑到家。村里有个顺口溜:八巨前案,逃荒要饭,嫁到前案,就是遭难。

  担任村干部之前,朱立雄曾在苏南打拼多年,到2010年时已小有成就。但家乡一直都是他的牵挂。每次回乡,家乡的穷、村民的苦都深深触动着他。于是,朱立雄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

  朱立雄:看老百姓过那么穷的日子,对我的触动很大,我就想回来带老百姓一起干。(20)10年,我回来参加(了)村委会选举。

  村民选举中,朱立雄高票当选前案村村主任。自此,带领全村父老乡亲脱贫致富,成为他心中的头等大事。要致富,先铺路。朱立雄到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自掏腰包修了村里的第一条公路。

  朱立雄:工地上有一些三合土都是我自己出运费拉回来的,修一条路花了大约有4万多块钱。那时候村里负债68万多,所有办公桌椅(也)都是我个人买的,花了4万多块钱。

  作为土生土长的前案人,朱立雄清楚,农村最重要的资源就是土地。打好农村精准脱贫攻坚战,捷径便是在土地上做“文章”。而这,也是朱立雄回乡后做的第二件事。

  朱立雄:我们村从2013年开始流转土地,先流转了村里多下来的300多亩,每亩(地)按950元,村集体收入每年(增加)近30万元。后来又鼓励老百姓流转土地,到目前共流转土地4300多亩,全部给(种田)大户种植稻麦和(做)苗圃,村里所有低收入农户去年全部脱贫。

  土地流转给当地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释放了更多劳动力,一大批原先只能“靠天吃饭”的农民,走出家门、走进农场。

  朱立雄:农场高峰的时候有100多人务工,每年村里低收入农户(收入)增加最高的能达到一两万块钱。

  低收入农户优先务工,正常老百姓务工是60块钱一天,低收入农户就是80块钱。我们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样是做工,比人家高20块钱,他就肯来做。(全村)低收入农户89户196人去年(已)全部脱贫。

  朱立雄:(20)14年左右,(江苏)省扶贫工作队帮我们村里投了光伏发电,(安装在)村委会屋顶、敬老院屋顶、学校屋顶,还有139户农户的屋顶上。每户农户屋顶我们装20块发电板,每块发电板我们给他(享受)40度电,每年800度电。老百姓用电不花钱,村里一年收入(还)有70万,除掉维修的费用,净收入50万。

  从土地流转到家门口就业,从苗木基地到光伏发电……在朱立雄的带领下,前案村仅用几年时间就摘掉了“经济薄弱村”的帽子。这一切,滨海县八巨镇宣传委员赵艳都看在眼里。

  赵艳:在朱的带领下,前案村通过家庭农场、特色养殖等产业,带动村民就业致富,从过去的落后村、贫穷村,变成了现在远近闻名的先进村、富裕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比以前丰富多彩。

  乡村振兴,从改善人居环境开始。这两年,有一定经济积累的前案村,把改善农村住房条件作为硬性任务,一大批村民搬进了统一居住区。

  朱立雄:(20)18年,我们抓住农房改造政策机遇,一期建成142户,入住率达到86%。二期又扩(建)了273户,明年上半年交房。还有接近200户,应该在明后年基本上全部搬进集中区。

  老百姓进了新社区,把老房子全部拆掉,退宅还耕。我们(再)把土地进行规模化平整,流转给大户人家规模种植,(既)增加集体收入,也增加农户收入。

  去年,前案村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6万元,村集体收入也由过去的负债近70万元变成盈余70多万元。说起这些年生活的变化,即将搬进新居的67岁低收入农户石如波感慨不已。

  石如波:特别感谢镇政府和村领导帮我们低收入农户脱贫。(新社区)我第一次没赶上,第二期我带头搬,我们一家子高兴得很。

  用责任诠释初心,用行动践行诺言。带领村民脱贫奔小康,朱立雄也因此成为江苏首部扶贫题材电影《美丽村庄》的主人公原型。去年年底,前案村入选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朱立雄:虽然前案(村)已经变得这样好,但还没有达到我的预期。今年我们人均收入达到一万六七(千元),尽量(力争)到明年、后年要达到2万(元)左右。

  朱立雄:我的小康心愿是,(希望)把前案村建成让城里人来了就不想走的美丽家园,带领全村父老乡亲携手迈向全面小康的美好明天。

  我叫万后宏,今年54岁。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经历了从湖里到岸上的过程,也见证了乡村教育的喜人变化。

  位于江苏淮安金湖县东南方向,碧波荡漾的高邮湖上,曾经有一所特殊学校。一条水泥船、几张桌凳,再加上两块小黑板,便组成了人们口中的“湖心小学”。尽管简陋,但这里曾是不少渔家子弟梦想启航的地方。20岁出头就扎根这里的乡村教师万后宏,便是助力孩子圆梦的“灯塔”。回忆起初到湖心小学的所见所感,万后宏至今记忆犹新。

  万后宏:从涂沟大河乘船下去的,坐了两个小时的船。我这才知道,渔民的孩子如果每天上岸学习,光在路上就要花费三四个小时。有的孩子甚至就因此上不了学了。根据这一情况,才有了当时的湖心小学。船上的条件跟岸上的学校差距很大。班长跟我讲,(上一个)老师走了以后,他们没有老师教。小孩说的时候,感到有点可怜,当时我就暗暗下决心,把这些小孩教好,把教学质量搞上去。让渔民放心,让孩子放心。

  万后宏教学的30年,以水为界。前15年,他是湖心小学的“灯塔”。从1990年上船,万后宏在湖心小学一待就是15年。划着小船在渔家和学校之间接送孩子,成了他的工作日常。白天教完语文教数学、教完美术教音乐,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备课改作业。一批批渔家子弟在划桨声中走出了湖荡,考上高中,走进大学。15年里,万后宏也曾有过思想波动,但每每此时,脑海中总会有一份信念支撑着他。

  万后宏:因为船离岸边比较远,我吃饭、住都在船上,基本上是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平时吃饭是每家渔民轮着来,需要提前一天说到谁家去吃饭,如果忘记说了,那第二天就只能是饿着肚子了。也打过退堂鼓,(有过)不想干的念头,但是想着渔民的孩子那样可爱,如果说我再走了,这里的小孩就真的就没有人教了,就没有学上了。

  本以为会在湖心小学里风雨飘摇一辈子的万后宏,终于迎来了改变。2005年,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当地政府下决心撤并“湖心小学”。万后宏和孩子们全都上了岸,被纳入到金湖县银涂镇涂沟小学就读。学校还专门盖起了寄宿公寓,彻底解决了渔家孩子就学往返时间长的难题。

  万后宏:(我)当时是担任二年级数学(老师),还兼管学校住宿生管理。这里的学生很多,班级也很多,条件比船上好很多,(我)既感到非常的新奇,又感到很有压力。通过努力,我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很多人)想不到,万后宏老师是船上的合同(制)教师,上来没有经过什么科班训练,(也)不是正规师范毕业的,课(却)上得非常好。

  上岸后的15年,万后宏不断见证着教师地位的提高和教学条件的改善。近年来,随着江苏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及相关配套越来越完善。从湖上回到岸上,从灯光昏暗的船舱到明亮的课堂,万后宏也从一名乡村教师的视角,切身感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事业,特别是农村教育的重视。

  万后宏:(刚)开始上来的时候,操场是个炭沙跑道,(现在)变成了塑胶跑道;多媒体教室、音乐室、美术室、录播室等等,应有尽有。住宿条件(方面),有了学生公寓;我们食堂是淮安市第一批A级食堂。现在小孩上学不要渔民烦神,条件相当好,跟县城没有什么区别。政府把我从一个合同(制)教师转为一个公办教师,(说明)对我是非常关心的。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习总在谈教育公平时强调,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作为江苏大地上的一名普通乡村教师,30年来,万后宏一直致力于让渔区的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好的教育。

  万后宏:我在船上工作的15年,先后教的学生有200多个,其中有一个学生(现在)在淮安市实验小学做音乐老师。他爸爸经常跟我说,万老师,你教的这个学生现在有出息了,跟你是同事(同行)了。我听到这句话,心里感到非常欣慰。有这样好的教学条件、好的教学环境,我想我会跟以前一样,一如既往做好我自己的工作,把渔民的小孩教好,让他们走出渔区,走向社会,给我们渔区增光。

  李平的多肉种植大棚坐落在宿迁市宿城区耿车镇生态农业示范园。从“卖垃圾”到“卖多肉”,李平的“逆袭”故事,是耿车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

  李平:“我叫李平,今年41岁,是江苏育美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同时我也是耿车镇农业产业园多肉电商直播的带头人。”

  耿车镇素有“宿迁西大门”之称,曾是有名的贫困乡。上世纪80年代起,为摘掉穷帽子,耿车人逐步探索出一条如何在不发达农业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的新模式,被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称为“耿车模式”。而废旧塑料回收加工,因其成本低、操作简单,一开始就受到耿车人的青睐,很快发展成为支撑“耿车模式”的主要产业之一。

  李平:“我们家原来就是做废旧塑料加工。2002年就进入了这个行业,家里有4台机器,一天能生产30吨塑料颗粒,生产规模在耿车镇同行业中也能排在前20位。”

  当时的耿车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再生资源加工基地,说白了就是一个大“垃圾场”。耿车人富了起来,却也被垃圾围困。

  李平:“以前我们光顾着赚钱,根本没有考虑到环境。之前的耿车,村子边上,像河里面、路边上全部都是垃圾。当时我们家做饭用的水,都是从外地拉来的瓶装矿泉水。”

  看上去经济发展起来了,却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痛定思痛,一场“彻底禁、禁彻底”的绿色发展、转型发展攻坚战在耿车打响。

  李平:“正好有个契机就是我们耿车镇塑料转型,当地政府引领多肉园区这一块,当时我对多肉还是很感兴趣的,(20)17年的时候开始做起了江苏育美森生物科技公司。我们当时去了韩国,引进来有80多万(元)的(多肉)母本。”

  不过安博体育官网,因为缺乏对多肉习性的了解与种植技术的掌握,李平的初次尝试基本全赔了进去,摔了个“大跟头”。也正是因为这次挫折,李平意识到,她需要专业且全面的指导。

  李平:“在政府的牵头下,我们接触到宿迁学院和省里的农业研究院专家教授,(他们)亲自到我们基地来指导。通过跟他们学习,包括自己在网上查一些资料,我们基地里现在有大几百个品种,每个品种的生长习性,病虫害这一块(的防治)可以说了如指掌。”

  短短3年时间,李平不仅熟练掌握了400多种多肉植物的种植技巧,还在当地政策的支持下,拥有了7万平方米的温室,建成多肉植物科普区和多肉植物展示区。

  为了打开多肉的销路,李平硬着头皮尝试在网上直播卖多肉。作为首批“吃螃蟹者”,她不仅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红,还引来村民纷纷效仿,并带火了当地的多肉种植产业。

  李平:“我们(现在)线上每天的订单最起码有四五百单,(在旺季)线单。产品主要是销往全国各地,包括内蒙古、海南这些地方。现在一年的总收入应该在2000多万(元)。”

  如今李平有5家网店,配有直播达人8名、销售团队30人。仅2019年,李平就带动“405060”人员和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130人实现就业。年过六旬的村民陆裕华已在此从事种植4年有余。

  陆裕华:“我以前在这周围打零工,也没有什么稳定工作,现在有稳定的工作,每个月有2000块钱,从家里骑车(过来)10分钟就可以到。”

  自2017年以来,耿车镇启动生态经济示范镇建设,着力打造“春赏桃花、夏摘果蔬、秋品花茶、冬采草莓、四季有多肉”的特色农业园区,目前已建成4300亩核心区、42.6万平方米温室大棚,培育多肉植物6000万株,招引了38个多肉种植项目。充裕的商机、优美的环境、完善的配套,还引来了像赵菲菲这样年轻的他乡创客。

  赵菲菲:“我其实不是耿车的人。之所以来这边,是因为当初这边的政策比较好一点。我们现在一天能接到300多个订单,营业额从去年5月份到今年5月份有200多万(元)。”

  “破烂王国”乘上电商风口,摇身变为“多肉小镇”,耿车镇闯出了一条绿色富民路。在耿车镇党委、镇长王前锦看来,这一轮“涅槃重生”,与耿车人骨子里对美好品质生活的执着追求分不开。

  王前锦:“时代变了,但是我们耿车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初心没有变,这也充分体现了耿车人强大的创业基因、火热的创业和对美好生活的坚定追求。”

  短短几年内,耿车人“刮骨疗毒”交出了一串串漂亮的成绩单:2013年,耿车镇大众村入围全国首批淘宝村;2015年,耿车镇获评省级众创集聚区,创成全国淘宝镇;2019年,耿车镇电子商务交易额高达60亿元。如今的耿车,已经从“垃圾场”变身为“国家卫生镇”“中国淘宝镇”“江苏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正如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的那样:“垃圾小镇”的涅槃重生,精彩还在继续……

  李平的小康心愿: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全国各地的人,提到多肉都能知道我们的耿车,我坚信:越努力越幸运。

  小暑清晨,空气中已有一丝微热。文化礼堂里传来悠扬的管乐和鸣,徐州贾汪区马庄村的农民乐团伴着晨光开始了排练。

  这支颇具传奇色彩的农民铜管乐队组建于1988年。乐队成立之时,贾汪区已是全国知名的矿区,丰富的煤炭资源让村民们成为“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但不时发生的邻里摩擦、屡禁不止的酗酒,让时任村支书的孟庆喜心里沉甸甸的。

  夏莉:我们(村)经济非常好,家家都成了万元户。但是当时的社会风气不太好,下班喝酒、、打麻将。孟就说了,我们不能光富了口袋,穷了脑袋,他提出了文化立村、文化兴村,建立了铜管乐团。

  乐团成员都是马庄村的村民,所有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农民兄弟用拿过镰刀锄头的手,尝试着开始拨弄西洋乐器,把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送到田间地头。没有老师指导,就到高校音乐系去请;没有训练场地,就在田间地头打游击。30多年来,农民乐团先后培养了近300人,年纪最大的64岁,最小的21岁。

  夏莉:加入这个乐团以后呢,对我自身改变是非常大的。1993年嫁过来以后,基本上就是在家做饭带孩子,就是地地道道一个农村妇女,见到(陌生)人都要脸红。加入乐团以后,感觉自己活得更充实一些了,整个人就变得更自信、更开心了。

  从“草台班子”到正规的铜管乐队,乐团的演奏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他们开展公益演出的同时还承接商演,每年演出达200多场。团员每个月能拿3000多元。近几年,农民乐团还走向海外,先后在意大利和日本音乐节上拿到第二和第一的好成绩。

  夏莉:知名度提升以后,我们的压力也非常大,更增强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疫情期间,我们编排了一个快板——《众志成城抗疫情》,用大喇叭的形式在各个社区巡回播放。我们经常用这种方式宣传,老百姓非常乐意听,也记得住。

  近年来,随着当地的生态修复,马庄村从资源枯竭型村庄转型成文化旅游村,每年接待游客超过60万人。今年年底,一个文化广场将在潘安湖北侧落成,农民乐团将在那里进行常态化演出。农民不应该只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还应该有充实的文化生活,已成为马庄人的共识。

  夏莉:我们现在物质生活是不愁了,精神生活也是非常的富足,我们村民经常有个口号:幸福的日子要唱着过、跳着过。

  文化礼堂隔壁是马庄的香包作坊,63岁的夏桂美与十几位老姐妹围在一起,有说有笑,手里赶制着香包。

  徐州香包是国家级非遗,造型新颖、用料考究,色彩艳丽。习总视察马庄村时与年过八旬的省级非遗传承人王秀英亲切交谈,连连称赞“真不错”“很精致”,还“捧场”买走了一个小香包,这让手工香包一度卖断了货。夏桂美以前是保洁工人,随着香包的走红,她也转行学起了这门手艺。

  在香包作坊,王秀英指导夏桂美们根据不同时令制作功效不同的香包。疫情期间,作坊还推出了防疫香包,送到战疫一线工作人员的手中。

  夏桂美:时间地点都比较自由,我们都岁数比较大了,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大家在一起唠唠嗑,既能挣到钱,还能体现自身的价值,感觉到很开心。

  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还能兼顾家庭,提升了村民们的幸福感。2019年,马庄的香包产值超过1000万,成为了村里的支柱产业。而如何让马庄香包搭上生态旅游的东风,是马庄村党委李蹊一直琢磨的事情。

  李蹊:我们在2018年建起了占地超过2000平方米的香包大院,游客们在里面既可以参观游览,也可以亲手体验香包制作的过程,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还有目标,把我们马庄香包打造成徐州地区的伴手礼。

  极具特色的手工香包和农民乐团,让来马庄的游客络绎不绝。人来人往中,马庄村党委王侠还发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王侠:接待量非常多,来的游客也非常多,但是呢,始终留不住人,我就想,在吃的地方、住的地方寻找机会。

  动员村民干,自己带头干。去年底,王侠发动周边邻居,一同将闲置房屋交给村集体改造成农家乐,短短半年时间,已经有了不小的收益,这也让大家伙儿信心倍增。

  王侠:马庄乐团演奏出了我们的精气神,马庄香包缝出了我们的致富经,目前我们正在打造乡村旅游、民宿这一块,这是我们的另一个经济增长点。我们希望把我们马庄村打造成乡村振兴的样板。

  积极向上、幸福乐观。采访中,马庄人的精神状态让人印象深刻。乡村振兴,不仅要产业兴旺,更要乡风文明。不仅看口袋里的票子有多少,更要看人的精神面貌。守住精气神,乡村就有了魂。

  王小乔:今天我会通过直播,义务帮“唐宝宝”售卖手工皂,谢谢我们直播间每一个下单的朋友哦,我也会自费买200个手工皂送给直播间的朋友们。

  视频画面中,一群“唐宝宝”正在连云港市残疾人托养中心一丝不苟地制作手工皂。他们中年龄最大的52岁,最小的只有14岁。10月12日,身为公益主播的“乡村小乔”,特意到此来帮助唐氏综合征患者售卖手工皂。一上午的直播,小乔帮忙卖出了2000多单。

  王小乔:我叫王小乔,来自连云港市东海县。目前呢,我是一名三农领域的短视频创作者,也是一名公益主播。

  “乡村小乔”是一名90后返乡大学生。因为想为家乡发展尽一份力,2017年小乔辞去了县城的体面工作,返乡拍摄起三农题材短视频。视频里流露着质朴的幸福,真诚爱笑的她没过多久便收获了数百万粉丝。走红的小乔初心不改,热心地做起了公益主播。

  王小乔:一开始的时候呢,是(直播)平台会找到我,说有一些福利活动,比如说云南的红河梯田红米呀、内蒙古贫困地区的特产呀,全国各地的吧。我每次都过去拍视频啊或者直播,去帮他们宣传、带货之类的,基本上都是没有报酬的,就是免费帮他们卖。

  网络扶贫,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小乔所在的东海县双店镇是鲜切花产业基地,她常以视频直播的形式帮助当地花农销售鲜切花,并且拍摄了多部家乡花卉宣传片,不断扩大鲜切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双店镇花农的百合花大量滞销。得知消息后,小乔第一时间为花农上架百合花,呼吁广大网友爱心助农。

  王小乔:好多花农就找到我,说小乔你能不能帮我们卖一下百合花呀?有一个花农大娘,她就看着她那些花卖不出去,然后瞬间就哭了。我父母都是农民,所以我也知道这其中的艰辛,我看着也很心疼很难受,就说想办法一定要帮帮他们卖百合花。

  这些年来,小乔扎根乡村,通过公益直播,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截至目前,她的全网粉丝突破630万,视频累计播放超10亿次。继获评 “2020年江苏省网络扶贫优秀案例”后,在10月新鲜出炉的第五届全国“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评选中,“乡村小乔”还获选“网络正能量榜样”。

  无独有偶。双店镇三铺村的“鲜切花电商 + 互联网扶贫项目”也入选了国家级网络扶贫典型案例。2019年,该村党总支郝大宝更是成为江苏唯一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的个人。

  郝大宝:以前三铺村种植的是小麦、花生、大豆等传统的农作物,收益非常的低。我到三铺村后,带来了在其他村工作时种植鲜切花的经验,开始动员老百姓土地流转,搭大棚种植鲜切花。

  建大棚,种花卉,只是走好了“脱贫攻坚”的一小步,扩大销售增加收入才是致富最关键。三铺村运用互联网思维,成立多家电商公司,积极探索和推广“支部+企业+产业+电商+农户”的扶贫模式。

  郝大宝:随着互联网营销的兴起,我们成立公司,由专人负责通过电商把鲜切花给销售出去,让鲜切花的售卖和运输更便捷。其次,由公司来向花农负责提供种球,可以更好地把鲜切花的质量提升上去,更好地服务花农。我们号召党员首先要进行土地流转、种植鲜切花进行网上销售,给百姓一个引领示范的作用,最终形成了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一个模式。

  2019年,三铺村实现村集体收入178万元,162户572名贫困人口受益,更吸引当地一批大学生从城市返乡创业。三铺村就此摘掉了经济薄弱村的“帽子”,先后获得“连云港市电子商务示范村”、江苏省“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等多项荣誉。

  郝大宝:接上互联网的快车后,我们的花在销售(量)上大幅度提升了,以前花主要卖给线下的批发商,现在就是面对千家万户进行(网络)销售,每扎花的价格可以比以前多赚5块钱。

  网络扶贫硕果累累,也让连云港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调。10年前,被称为网络雷锋的民间志愿服务团体“赣榆义工”诞生后,逐步形成了“365手杖”助盲、“无差别起跑线”关爱留守儿童等网络公益品牌。2015年4月9日成立的赣榆义工协会党支部,成为全国第一家基层网络社会组织党支部。党建引领的“互联网+公益”模式不仅受到国家级平台关注,更让公益成为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网聚正能量,打造网上网下“同心圆”,对此,连云港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李武颇有感言。

  李武:在连云港的小康路上,我们有一批优秀的网络扶贫队伍。2015年的4月份,我们批复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基层网络社会组织的党支部。然后在各个县区开始推广这种模式,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的网络扶贫工作扎实开展,卓有成效。在各个地方特别是一部分乡镇,形成了一些现象级的存在。

  我想,这也符合总对网信工作的三句话要求,也就是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特别是最后一句用得好是真本事。我们也希望在未来前行的路上,在各种实践中,能够打造出更多的有真本事的、年轻的网红队伍。

  郝大宝: 我的小康心愿是以鲜切花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电商产业,让更多村民过上花一样的幸福生活!

  李旭瑛:“Hello,Hello,欢迎进来,宝宝。我们今天直播开始啦。(等下)我就说‘3、2、1,上链接’,大家要赶紧抢喽!”

  身边是特色木耳,身前是万千网友——29岁的“网红”直播员李旭瑛,正在柞水县的直播镜头前为网友介绍新上架的“小木耳”等各类新鲜山货。俏丽的外表、幽默的语言、细致的讲解……短短几分钟,李旭瑛所在的直播间积“赞”近千,在线下单的网友让客服应接不暇。

  陕南山区是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核心区之一,柞水曾是陕西省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家乡不是柞水的李旭瑛为什么会选择来这里直播带货呢?

  李旭瑛:我是陕西人,黑龙江哈尔滨上的大学,毕业以后又回到了陕西。我学的专业是国际贸易,在陕西这边做的港务“报关员”。因为西安离柞水很近,(柞水)相当于西安的后花园,一到夏天,都会来柞水这边游玩。对柞水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风景很秀丽,然后特别适合避暑的地方。后。

href=""

搜索